【總幹事心聲】從四個向度反思時代宣言(一)

726

蘇成溢牧師

本會自一九五八年經立法會通過在香港註册成為法團,六十多年來一直以傳道服務實踐上主所託使命,與港人共同經歷大小不同的風波和挑戰。

回顧上世紀,香港出現過不同情況的社會不穩和信心危機,包括一九六六至一九六七年的暴動,一九八二至一九八四年的香港前途中英談判和一九九零年代回歸前的過渡等。數十年來,當香港面臨挑戰,本會作為扎根本地的信仰群體,不單仍堅定地繼續實踐上主使命,更透過發表使命宣言,公開向香港的基督徒及市民承諾,教會仍將一如既往立足香港,為建立美善的社會作出貢獻。

去年年底神學牧職部因應社會運動引發的不穩和信心危機,特安排研討會,讓教牧同工重溫本會在一九六八年、一九九五年及一九九八年發表過的時代宣言,以反思教會如何在挑戰中仍能承擔使命,委身香港。

就上述的時代宣言,我打算從四個向度:先知角色、社會見證、內地教會和辦學使命,提出一些個人想法,期望引發大家進一步思考,教會如何迎向未來的香港。

先知角色

先知是上主的代言人,有蒙選召、得啟示、去傳講等特別經歷和召命。(1)作先知者要在不同處境中傳達上主的道,以敏銳的眼光和屬靈的智慧闡釋主道,尤其關心如何以人神的公義關係成為人與人的相待基礎。(2)

本會一九九五年及一九九八年發表的宣言均提到,教會有先知的角色,要對社會上的道德風氣,價值取向,制度完善和政策公義等範疇,講出和活出上主的心意。身為先知,為了尋求一個公義、友愛及和平的社會,教會要發出聲音,監察政府,見證上主的慈愛與公義。(3)

基督徒常引用彌迦先知和阿摩司先知的話(彌迦書二1-4、三9-12、六6-16;阿摩司書五7-15、21-24),認為先知角色是對社會發出公義的呼聲。不錯,當人自高自大而妄顧公平正義,不按公正行事,又欺壓弱小,踐踏人權,先知便需要發揮批判的角色,指責一切的不公義。然而,先知的職能不單是社會性和政治性的,也關心人的靈性;先知會勸導悔罪、安慰鼓勵和盼望將來,使傷心、沮喪、絕望的人恢復信心,能踏出新路,重建關係。(4)

面對未來,我期望本會能全面地發揮先知的角色,即向社會指出甚麽是應有的道德和價值取向;向政府講出甚麽是公義、友善和利民的施政;呼喚香港人要離惡行善,尋得永恆的祝福。(待續)

1 參丘恩處:《中文聖經註釋:舊約概論》(香港: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0.09),270-281。
2 參李熾昌:《古經今釋》(香港:崇基學院神學組教牧事工部,1988.11),22。
3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對前景的看法】(1995年7月份執行委員會通過);【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特區時代使命宣言】(1998年5月24日宣教會議訂定)。
4 參李熾昌:【古經解讀】(香港:香港基督徒學會,1997.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