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心專講】對《2023-24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的回應和反思

358

盧松標 本會社會服務總協調主任

「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流浪在外,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獄裡,你們來看我。」——馬太福音二十五34-36

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於本年二月二十二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宣布香港正擺脫疫情陰霾,步入全面復甦新里程,竭力振興經濟,期望能帶動高質發展,但與此同時亦表示香港現正面對高達1,380億的赤字,預料財赤亦於下年度繼續出現,因而今年財政預算未能全面回應市民對紓困及寬免安排的期望。在沉重的經濟壓力下,保守的資源運用本應是無可厚非,但當面對仍生活在水深火熱,每天為生活勞碌,為謀求三餐溫飽而煩惱的基層而言,期盼政府能為有確切需要社群,就住屋、就業、醫療、教育及福利上,提供短期以至中長期的精準扶貧措施及資源投放亦是合情合理的要求。

雖然簡約公屋、派發5,000元電子消費券、額外派發半個月綜緩、長者生活津貼確能為困難戶解決即時燃眉之急,但對未來生活卻未有提供確切保障,反而在財政預算案提及恆常化的多項關於長者、照顧者及特殊需要兒童的支援計劃,正正能對需要特別關顧群體提供針對性長遠支援,填補現有服務的漏洞和缺失。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基層家庭受極大打擊,跨代貧窮情況更趨嚴峻,貧窮父母面對無時間、無資源、無能力、無方法教養子女,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現有的社會支援網絡未能完全承托,期望政府能為這社會結構性問題作更長遠規劃,加增基層家庭的抗逆力,跳出困境,有能力面對將來未能預測的挑戰和衝擊。

過去三年,香港社會及經濟屢遭重創,不少市民身心俱疲,家庭關係或個人情緒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大家確切需要協助才能重拾過去的生氣和活力,從而重建和諧、包容和歡愉的社會,特區政府全力推「你好,香港」(Hello Hong Kong)及「開心香港」(Happy Hong Kong),在不同區域舉辦市集活動、各項大型表演及嘉年華會,期望對外對內為城市增添人流和笑臉,對整體社會氛圍確有正面效果,但當中應不要忘記,鼓勵市民支持和參與更為關鍵,過去太多由上而下的政策和計劃,往往事倍功半,但如能改變思維,把握契機,引發自下而上的動力,容納市民想法和創意,相信更能為社會增添活力,讓不同弱勢群體(如基層、新來港家庭、隱蔽青年、失業、少數族裔、精神病患者、殘疾人士)參與其中,給與機會容納他們的構思及協助組織活動,展現他們的才華和製造就業機會,一方面加強整體社會的歸屬感,另一方面亦能促進彼此的包容和體諒,修補社會的分化和撕裂。

香港教會一向主動積極關心社會,過去在每當社會面臨巨變時,往往能站在前方,為城市作中流砥柱,無論在抗戰時期或難民潮的年代,香港教會開拓及承辦了不少社會服務,救濟扶貧,援助弱勢及辦學傳道,在香港社會發展上從沒缺席。現在香港正處身於時代的轉折點,香港教會更應擔當起上主賦予的職責和使命,依靠上帝公義憐憫以行動祝福香港,推動關愛香港(Caring Hong Kong),填補政策的不足,守護香港不同社群的身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