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倫敦傳道會傳教士與二十世紀香港基督教的合一與本地化:以皮堯士、晏樹庭和蕭覺真為例

1095

蘇成溢牧師 本會退休牧師、本會前總幹事

引言

本文是一篇有關傳教士與二十世紀香港基督教的文章,以三位倫敦傳道會 (倫敦會)傳教士:皮堯士、晏樹庭和蕭覺真為對象,研究他們在教會、醫療和教育所作出的貢獻及如何推動香港基督教的合一與本地化。

倫敦會的宣教理念

十八至二十世紀是西方基督教宣教運動的興盛時期。在英國,基督徒因衛斯理兄弟及懷特腓德的屬靈更新運動,看重個人悔改,對教會使命重新理解,促使英國的基督教從國教轉為一般基督徒也能積極投身參與的信仰群體。1793年,幾位不同宗派的牧師在閱讀了克里威廉一篇呼籲基督徒要摒棄宗派藩籬,積極負起到未得之民地區領人歸主的公開信後,1 深覺是上主的呼召,要成立一個海外差會。於是,倫敦會在1795年9月成立了。2

倫敦會創立的目的:「向普世萬族萬民宣揚耶穌基督的福音」。因倫敦會由基督徒創立,不屬任何宗派,因此,它有很強的普世特質,透過宣教彰顯合一精神,能接納不同國家和教會的人加入,差到世界各地宣揚福音。倫敦會還有一種獨特發展宣教的推動力,就是不規限建立某一宗派模式,只求有效宣揚福音。其創會〈基本原則〉說:

在此宣告一項傳道會原則,本會並非要將長老會、公理會、聖公會或是任何教會和教會制度嚴謹的人對這一點可能持不同意見移植到異教徒中,乃是將上帝榮耀的福音傳予他們。上帝呼召某些人作祂的兒子,福音將存留在其心中事乃當如此,他們亦當負上責任,締造他們心中最符合上帝聖道的教會和教會制度。3

即傳教士建立教會時,可自主決定採用一種最適合當地和有效的教會模式。此外,也要培訓當地人才。

倫敦會在華宣教的本地化原則和策略

自1807年馬禮遜來華及1843年理雅各將英華書院遷港,倫敦會在華一直實踐它的宣教理念和策略。  

抓緊福音機會

倫敦會的傳教士只考慮是否有效宣揚福音,使人歸信基督,毋須考慮任何特定教條教制。此外,倫敦會在中國大陸及香港的宣教範疇是多元的,各範疇的傳教士來自五湖四海,無分宗派。4 以道濟會堂為例,當1871年該堂牧師何福堂去世後,倫敦會未能在英華書院及道濟會堂中物色到繼任人選,先後覓得屬禮賢會的王煜初及巴色會的張祝齡接任,反映了倫敦會能廣納賢能,以大公合一精神促進福音。 

培訓本地人才

從馬禮遜起,倫敦會傳教士為要找到適合當地的宣教方法,很快便開展培訓工作。香港首位華人牧師何福堂便是英華書院的初熟之果。除了牧師傳道,倫敦會也訓練本地醫護人才。1887年開辦香港西醫書院及1893年那打素護士學校,5 說明倫敦會一貫的培訓本地人才政策。

三位倫敦會傳教士  

皮堯士:促進宣教與合一

皮堯士牧師於中學時決志獻身,在倫敦新學院神學系就讀。畢業後於1879年受倫敦會差派到中國。6

皮堯士來華後駐在廣州,負責的範圍包括廣州、佛山、博羅、香港及澳門。當倫敦會廣東事工的湛約翰牧師退休後,皮堯士便接掌主席,轉到香港工作。7 1898年中英在北京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他即代表倫敦會聯絡佑寧堂及道濟會堂,成立新界傳道會,差派黃述芳到新界拓荒佈道。8 皮堯士除推動新界傳道,亦策動重興英華書院,協助道濟會堂在般含道建堂,又推動華人堂會自立, 包括灣仔堂、聖光堂和深愛堂等,並擔任香港大學馬禮遜堂舍監。9

除了香港和新界,皮堯士也推動澳門的傳道工作。根據倫敦會1900年至 1906年的報告,10 自1898年起他便與道濟會堂的長老區鳳墀和何芹甫前往澳門,探望當地的聖公會和宣道會傳教士,更定期透過當地的信徒領袖廖德山醫生,推動傳道工作。廖德山是志道堂的創立人之一,他是廣州博濟醫科學院的畢業生,有份創辦培正學校和嶺南大學的開拓。1903年至1905年的報告指出,皮堯士聯同王煜初每年多次到澳門支援福音事工。當時在澳門的崇拜人數有三十至八十人。11 到1904年至1905年,澳門的信徒群體已計劃自建聖堂了。12

皮堯士一生以大公精神為廣東、香港及新界和澳門努力傳道,更積極促進香港教會的本地化和合一。本地化是指由倫敦會協助道濟會堂、灣仔堂、聖光堂和深愛堂自立自傳。13 1889年他代表倫敦會簽署的《與華人教會協議書》及協助道濟會堂遷至般含道現址。14 至於教會合一方面,是指香港最早的合一組織:香港基督教聯會(1915)。1914年前香港七大公會:聖公會、倫敦會、巴色會、循道會、禮賢會、公理會及浸信會的教堂已有跨宗派的合作。1914年為合力賑濟廣東西江水災及籌備在港舉行的艾迪佈道會,七大公會認為需要成立組織以推動聯合事工,並推選威禮士、王愛棠及胡爾楝起草章程。1915年4月8日舉行教會代表會議,通過成立香港基督教聯會;皮堯士當選為首任聯會主席,1916年續任。15 由此說明,皮堯士是當時香港基督教界一位受人尊重的領袖,也認同他對促進教會合一的貢獻。

晏樹庭:攜手為醫療

在香港的醫院中,歷史最悠久的是1887年由倫敦會創立的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那打素醫院)。目前,在香港的公立醫院中,屬基督教背景的有大埔那打素醫院、東區那打素醫院、觀塘基督教聯合醫院和將軍澳靈實醫院。

晏樹庭醫生於1926年受倫敦會差派來港,在那打素醫院服務,至1963年退休,在港服務共三十七年。他是那打素醫院中任期最長的院長,由1935年至1963年共二十八年。16 晏樹庭出生於傳教士家庭,是第五代,先輩們都在印度工作,他也在當地出生。17 1941年正值二次大戰,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香港淪陷前的12月19日,他與任職於英華女學校的傳教士畢敦小姐在合一堂舉行婚禮。18 其後醫院雖被日方接管,但晏樹庭及部份醫護仍盡忠職守,照顧病人。1945年戰爭結束,他從日籍院長接收醫院,恢復院長職務。

晏樹庭醫生作為倫敦會的醫療傳教士,他對香港醫院的發展和創建,並不止於與倫敦會相關的醫療機構。

1947年至1948年間,大量逃避內戰的人由大陸湧入香港。1949年至1950年,數以萬計前國民黨軍人及家眷聚居於調景嶺,因居住環境簡陋及衛生環境差,爆發肺結核病。當時,不同差會在調景嶺設立營舍,幫助困苦和患病的人。19 1951年先後有美國復初會的麥美蓮、蘇格蘭教會的孫海倫、挪威聖約教會的葛瑞霖及1953年來港的司務道及其他醫療傳教士為病人提供服務;20 那打素醫院的司徒蓮和巴治安等醫生也定期前往診治病人。為了全面照顧病人,在調景嶺建立一所肺病療養院迫在眉睫。於是,在多位傳教士的推動21及晏樹庭任主席的「調景嶺基督教醫務所委辦會」策劃下,靈實肺病療養院(靈實醫院前身)於1955年動工興建。1958年落成後,姜彼得及司務道被委任為院長及護士長。22 及後那打素醫院仍定期派醫生到靈實醫院診症,安排病人到醫院進行手術。此安排後來更延展至與基督教聯合醫院的合作。23

晏樹庭除服務那打素醫院及推動興建靈實醫院,他更創立了香港痳瘋輔助會,協助建立喜靈洲痳瘋療養院。1958年香港政府頒授 OBE勳銜以表揚他對香港醫療服務的貢獻。24

晏樹庭長期委身香港醫療服務,又促進跨宗派和差會的合作,以合一精神實踐關懷生命的使命,造福社群。

特別一提, 1950年至1960年代區會視靈實醫院為合作事業及歷年資助的福利機構。25 1961年12月30日靈實醫院禮拜堂落成揭幕時,大部份襄禮崇拜儀節的都是區會牧師,26 說明當年的倫敦會、區會、那打素醫院及靈實醫院攜手合作的合一精神。

蕭覺真:培訓本地人才                                                                

英華女學校由倫敦會傳教士牒喜蓮創立。英華女學校的教育對象是一般華人婦女,以中文授課,課程以人文學科為主。學校推行結合基督教信仰和西方的教育,造就本地婦女。27 由於英華女學校、英華書院及道濟會堂均屬倫敦會,牒喜蓮與皮堯士定期率領英華女學校和英華書院學生到道濟會堂聽道,讓學生得着基督教信仰薰陶。28

英華女學校一開始就有本地化元素,即華人教學、華人舍監和華人牧養。它雖是差會學校,但校園內無論是學習或群體生活,學生已有本地化體驗。

蕭覺真是英華女學校第四任校長。她於1927年來港,先修讀中文課程,1929年加入女英華,1939年接替夏靜怡為校長,期間經歷過二次大戰香港淪陷,被關進集中營。1967年退休,在香港服務共二十八年。29

在任期間,蕭覺真推行學校管治本地化。1948年英華女學校成立校董會,校董會十六人,包括倫敦會三人,區會五人,校友會三人,廣東協會一人,社會人士四人。人數上倫敦會在校董會少於三份一,三份二以上屬本地人。1965年校董會改組為十五人,取消倫敦會代表,區會則增至八人,校友會及社會人士人數不變。30 英華女學校在1950年前設立校董會,表明學校校政不再由宣教士掌控,安排管治與管理分家。當然,倫敦會須確定本地有人能承擔,才走此一步。事實證明,從1948年至1965年,無論是教會、社會和畢業生,已有足夠人才了。

蕭覺真除推動學校管治本地化。1949年她鼓勵成立學生會,預早培訓人才。她不單讓學生以公選產生學生會幹事,選出後舉行就職禮,視選出的學生代表為能承擔責任的人,認同她們能自持自重。31

來港服務的倫敦會傳教士,也參與區會執行委員會及不同部門的工作。然而,願意投入本地堂會,受按立為執事的傳教士,只有蕭覺真。1966年10月9日她在合一堂受按為執事,同日受按的還有七人,她是合一堂歷史中唯一受執事聖職的外籍人士。32

蕭覺真在香港的服務和作出的貢獻,就是培育人才。她重視年輕人自主發展,裝備她們配合社會需要。她雖是外籍傳教士,卻樂於投入本地堂會,成為執事,與本地信徒共負宣教和牧養使命。

總結:對傳教士任務的一些思考

十九至二十世紀在香港的傳教士,大部份由外國教會或差會派遣作指定的工作。作為受差派者,他們要向差會問責,完成所託任務。然而,在海外宣教運動、基督徒學生義務運動及普世合一運動等精神影響下,很多傳教士能摒棄宗派之見,以人的需要為首,攜手在社群中服事,並衍生了合一組識及本地化策略。

本文所介紹的皮堯士、晏樹庭和蕭覺真,是1900年至1970年間在香港積極參與教會合一和促成本地化眾多外籍傳教士中的三位。事實上,超過一個世紀以來傳教士在香港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更對香港社會影響深遠。今日的香港基督教已經從倚靠到自靠,且造就了多方人才和發展不同事工,為香港、內地、亞洲甚至世界作出貢獻,這就是傳教士殷勤播種後美好成果的明證。

本文首次發表於「陸漢思牧師榮休研討會」,活動由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主辦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協辦,於2024年1月12日舉行。

  1. 克里威廉公開信的題目:“An Enquiry into the Obligation of Christians to use Means for the Conversation of the Heathens.
  2. “History”,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http://www.cwmission/about-2022/history/〉(accessed Dec 13, 2023).
  3. 本文引用劉紹麟的中譯。參劉紹麟:《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史:從一八四三年建基至現代》(香港: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2003),頁35。
  4. 同上,頁153-154。王誌信:《道濟會堂史(修訂版)》,頁50。
  5. 李志剛:〈天主教和基督教在香港的傳播與影響〉,載於王賡武主編:《香港史新篇(下冊)》(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7),頁854-855。「醫道有段古—那打素今昔」,網頁《醫院管理局—HAS協力Link》;〈http://www3.ha.org.hk/ehaslink/issue122/tc/the-inside-stories-2.html〉(2023年12月14日瀏覽)。
  6. 浩然:〈西牧皮堯士有助香港華人教會(三)〉,《基督教週報》2600期(2014.06.24);〈https://christianweekly.net/2014/ta2022611.htm〉(2023年7月5日瀏覽)。
  7. 浩然:〈西牧皮堯士有助香港華人教會(七)〉,《基督教週報》2604期(2014.07.20);〈https://christianweekly.net/2014/ta2022738.htm〉(2023年7月5日瀏覽)。
  8. 張祝齡:〈皮堯士牧師傳〉,《會訊》14 期(1958.07.06),頁3。
  9. 同上。  
  10. The 105 Report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April 1, 1899 to March 31, 1900); The 108 Report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1903); The 109 Report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1904), The 110 Report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1905); The 111 Report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1906).
  11. The 105 Report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April 1, 1899 to March 31, 1900), 37.
  12. The 109 Report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1904), 36-37; The 110 Report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1905), 144-145.
  13. 張祝齡:〈皮堯士牧師傳略〉。
  14. 李志剛:〈皮堯士〉,李金強主編:《香港教會人物傳1915-2015》(香港: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2014年8月),頁14。
  15. 吳思源、李金強合編:《主恩永偕—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百年史(1915-2015)》(香港: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2018年4月),頁10-11及「附錄三:聯會歷任主席(1915-2015)」。
  16. 巴治安:《矜憫為懷》(香港: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1987),頁96。
  17. 同上,頁58。
  18. 同上,頁66。  
  19. 這些差會包括來自路德會、宣道會、挪威信義會、瑞典五旬節會和天主教會等。劉義章:《盼望之灣——靈實建基五十年》(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11月),頁26。
  20. 同上,頁26-31。
  21. 包括內地會的海富生、李岱汶、艾瑪麗、美國復初會的惠施霖惠寶琳夫婦 和路德會的西門英才等。同上,頁29-36。
  22. 同上,頁36-37。
  23. 《矜憫為懷》,頁73。
  24. 同上,頁75。
  25. 《會訊》19期(1958.12.7),頁17。
  26. 《會訊》57期(1962.2.1),頁17。
  27. Norman Goodall, A History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1895-1945, 171.
  28. 《道濟會堂史(修訂版)》,頁68。
  29. 陳念賢、文蘭芳:《百年樹人百載恩:英華女學校校史》(香港:英華女學校,2001),頁110-112。
  30. 同上,頁118。
  31. 《英華女校一百一十年》(香港:英華女學校,2010),頁127。
  32. 《百年樹人百載恩:英華女學校校史》,頁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