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廬】一個治療的經歷

63

彭曉宏 本會臨床心理學家

作為一個治療者,最近易地而處成為病人,很想和大家分享被治療過程的感受。

頸患超過三十年,由中學時期開始,問題不是很嚴重,但由頸痛引發暈眩的感覺卻是24/7, 頗纏繞著生活。

積極尋找治療到放棄

由於患病前期曾在公立醫院經歷過一切安排(照X光,見醫生,見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後來又找過跌打師傅及脊醫,都沒有改善,所以多年來抱著與病共存的心態生活,渡過不同人生階段:中學、大學、工作、進修、結婚、懷孕、雙職……有時忙碌令頸痛加劇的暈眩感覺更大並感到左手麻痺,這時就會吃下止痛藥,紓緩一下。其實,一切成為習慣,心裡認定「成世都會係咁」。

我理解到一些情緒病患者,被問題困擾得夠長久,而且曾經努力處理過但處理不來,就只好把受苦當成為習慣忍受著,失了去解決或會痊癒的信心。

起心肝求治療

我回想自己爲甚麼會去治病?早幾年貧血(其實是無意之間發現的),隨後我很快得到治療而康復。這經歷引發我想,上帝既然醫好我沒有發現又沒有祈求過治療的病,我為何不祈禱求上帝醫治我的頸呢?難道我不相信上帝可以?祈禱數月後,有一次我確切感受到祂說:「祈禱也需要行動」,適逢教會有弟兄和我的情況差不多,他接受物理治療令他有所改善,我便扚起心肝去治療。

回望這個起動,人真的需要有康復的盼望和信心,人需要渴望自己能從不理想的境況進到一個較好的狀況,這份盼望和信心,在我經驗而言是由上帝而來,也由別人的見證和良好的經驗鼓勵而來。

治療領悟多籮籮

物理治療師對我的診斷大約是這樣的,因為頸骨移位,部份肌肉用力勞損,引起血管及迷走神經線受壓,造成暈眩及痺痛的問題。

他還說由於我忍得太多年,所以很多骨頭及肌肉都僵化了,我聽完心裡感到很不是味兒,原來「忍」令到問題越來越大!另外,物理治療師也解釋,當骨的位置錯了,旁邊的肌肉張力就會變得不平衡,有些肌肉過度用力,有些則不用力,過度用力的那組肌肉勞損後,其他肌肉就會再補位,直至沒有其他肌肉替代,身體就會出更大的狀況,幸好我還未至於這麽嚴重的地步。

我心想這和家庭治療的系統理論(System Theory)相似,套落一個家庭或組織上都可以。當家庭系統出現錯誤偏離正軌時,有些成員會過勞而累垮(burn out),但有些成員則失去功能,整個系統都不健康,需要盡快糾正,以免在錯誤中僵化!

接受治療個多月後,暈眩奇蹟地消失,很感恩我現在已完全沒有暈的感覺!我聯想到癱子起來行走,瞎子得看見,會是何等興奮及感恩呀!

不過我仍需要繼續治療,再加以改正頸骨的位置,直至痛和手痺都消失。「今日啱嘅位,唔等於聽日啱嘅,聽日啱嘅位,唔等於最終啱嘅位」這是物理治療師的「金句」。其實很有道理,改變何嘗不是一個歷程,有些時候可以一步到位,但更多時,人需要時間慢慢康復,慢慢改變,想急也急不來。曾經有一次,我的暈眩稍有「復發」,令我十分沮喪,不過我客觀地觀察自己頸部能移動的角度,的而且確證明了一切正在康復的軌道上,不會因片刻不適的感受失去希望!

這讓我想起,有一些情緒病比較嚴重的病人,其實需要有很大的忍耐(特別病人自己以及治療師),但這一個忍耐是正面的,不是容讓問題存在、錯誤存在的忍耐,而是在康復過程中出現時進時退、反反覆覆時,有盼望的忍耐。

最後,衷心祝福每一位尋找醫治,或在康復路途上的朋友。

註:「24/7」是一天24小時,一星期7天的縮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