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小傳】早期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大會重要領袖:招觀海牧師

1546

陳智衡牧師 沙田堂、建道神學院副教授

今日中華基督教會信徒,可能聽過張祝齡牧師、翁挺生牧師、梁小初博士、黃述芳宣教師、汪彼得牧師等。但早期廣東的中華基督教會領袖中,有一位重要領袖也是有着重要影響和貢獻,那就是招觀海牧師。

招觀海牧師於一八八六年在南海縣招村出生。自幼在私墊學習,後來進入廣州的嶺南學堂後,認識基督信仰,並且皈依基督,隨後在倫敦傳道會叢桂新街禮拜堂洗禮加入教會。叢桂新街禮拜堂匯聚了很多知識分子基督徒,楊襄甫牧師為該堂主任牧師。1隨著該堂提倡自養自立自治,並按立謝恩祿為牧師,而梁小初被推舉為教會草擬治會章程。按新會章規定有長老十二人,其中鍾榮光、梁小初、招觀海等人為長老(執事)。而當時按立他們的傳教士,除了倫敦會的皮曉士牧師(Rev. Thomas Pearce)和高善士牧師(C. Dixon Cousins)外,也有公理會的伍賴信牧師(Rev. A.C. Nelson)。2 後來,招觀海被鍾榮光推薦到美國進修,先後入讀太平洋神道神學院(Pacific School of Religion)、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耶魯大學之神學院(Yale Divinity School)和芝加哥大學(Chicago University)。3

招觀海在芝加哥進修期間,受當時芝加哥一間華人教會按立為牧師,並且聘為該會牧師,以接替回中國的譚沃心牧師之職。然而在該會服侍期間,他收到母會叢桂新街禮拜堂楊襄甫牧師離世的消息,而且更表示希望招觀海牧師盡快回國,以接替楊牧師之職。故此當芝加哥教會與他於一九二零年約滿後,招觀海牧師隨即帶同妻子回廣州擔任叢桂新街禮拜堂主任牧師一職,並兼任廣州協和神學院教席。4

Screenshot

當中華基督教會合一運動於一九一八年南京會議後展開,各省不同宗派差會都商討合一為中華基督教會。一九一九年四月,廣東省的長老會、倫敦會和公理會多位代表在廣州基督教青年會討論教會合一的議題,並且隨即成立臨時大議會,其宗旨是「聯合中華基督教各教會協力進行,共圖自養自治自傳之精神,以為基督生活之表徵,發揚基督教完全之主義於世界」。5 同年七月正式成立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大議會,到一九二二年改名為「廣東大會」,而首任主任幹事是招觀海牧師。6因招觀海牧師需要擔任廣東大會的重要崗位緣故,他就得辭去叢桂新街禮拜堂主任牧師一職,成為義務牧師。但廣州協和神學院的教席,就完全辭去。7當時招觀海牧師就職宣言如下:8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非基督教運動爆發,中國各省市的基督教會均遭受不同程度的衝擊。當時廣東大會議決改組為「廣東協會」。招觀海牧師致函給各區會時指出:「其目的志在將差會現有所轄事業之主權移交中國教會,以應時勢之需要」。9而招觀海牧師在談論中國本色化基督教會與教會自立的問題時指出,宗教是超越國界種族的,但就中國本色教會而言,他認為關乎三個要義。這包含「中國人對於基督教的貢獻」、「中國人對於教會事工的責任」和「中國俗尚與基督教會儀文之同化」。至於教會自立問題上,他認為除了自治自養自傳的三自外,還有自修和自覺需要留意的,他認為自修是:「我們自後應當以我國固有之語言文字,發爲祈禱上帝的聲音;以固有的詩詞歌賦作成頌主詩歌的體裁;以固有的音樂,譜為聖教會的雅頌。不必事事借重外人,連禱告上帝都要拾人牙慧也」。至於自覺,招觀海牧師認為「我們應份有怎樣的覺悟才行呢?第一件,我們要覺得中國教會是我們中國人的教會,外人無論如何愛護我們的教會,始終是處個『客卿』『顧問』的地位。因此,我們應乘着時機,揚袂而起,將這責任自行擔負。第二件,應要覺得跟基督教會同時介紹入到我國的,未必件件曾經基督化,有許多是純全西洋化的東西,與基督教絕無關係,不可不細心體認」。招觀海牧師最後更表示:「我相信以上那『五自』自理,自養,自傳,自修,自覺,──做到之時,中國自然有一個强有力的本色教會實現。因為教會自立,原是本色教會的根本辦法。其餘種種,都是枝節吧」。10

一九二六年,廣東大會改組成「廣東協會」後,總幹事由譚沃心牧師擔任,而招觀海牧師被負責文事事工。11 後來他更離開廣東協會崗位後,只擔任執委行會委員。12當離開廣東協會的幹職位置後,招觀海牧師被惠愛堂(前身是叢桂新街禮拜堂)的委託,為平民醫院義學籌款。他於一九二九年先到南洋向當地華商募捐,曾到馬來西亞、緬甸、印度、泰國、越南等地。一九二九年十二月,招觀海牧師在荷蘭殖民地的印尼雅加達募捐,當地華人稱呼該市為巴城。招觀海牧師抵達當地兩個月後,被有關當局誤認為是中國共產黨員而遭到拘禁四十二天,經多次審訊後才得以獲釋,並於一九三零年二月底出境回香港。13 對於這次牢獄之災,並沒有讓招觀海牧師對平民醫院義學籌款這工作卻步,他之後再到美國為這事工籌款,14並於一九三三年回國,隨即擔任惠愛堂主任牧師一職,15同時亦擔任廣東基督教協作會議的事務委員會主席。16不過他應該只在惠愛堂數年的時間,就回到廣東協會擔任宗教教育幹事。17 當中國抗戰勝利後,招觀海牧師亦曾到馬來西亞,以廣東協會名義訪問當地教會。在馬來西亞的一年多時間裡,他被位於安順的三民中小學校董會請求,擔任該校校長。而招觀海牧師在任校長期間頗有建樹,故此到處受到華僑領袖熱烈歡迎。然而,因著馬來西亞政局逐漸不穩,招觀海牧師亦與師母於一九四八年回到中國,18並擔任廣東協會教務部委員崗位。可見他雖然沒有擔任幹職人員,但卻仍有參與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的服侍。19

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的宗教政策和運動相繼出現,招觀海牧師亦與當時廣東協會共同面對時代急遽的轉變,包括成為吳耀宗所起草的《中國基督教在新中國建設中努力途徑》廣州代表之一,以及參與之後多個與基督教三自愛國有關的運動。20

1    衛綺婷:〈踐行基督聖訓,傳揚愛國愛教精神的招觀海牧師〉,翁傳鏗主編:《省港基督教先賢》(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基督教文化學會,2022),頁35-39。
2    梁小初:《未完成的自傳:七七回憶錄》(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69),頁30-31。
3     招觀海:〈半生宗教經驗之回顧〉《青年進步》第89期(1926年1月),頁59-69。
4     招觀海:〈半生宗教經驗之回顧〉《青年進步》第89期,頁68。
5     《廣東基督教各會聯合會議記》(1919年4月8日),頁7。
6     譚沃心:〈協會三十年〉《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三十週年紀念會第二十三屆年會專刊》(1948年7月4日至14日),頁25。
7     招觀海:〈半生宗教經驗之回顧〉《青年進步》第89期,頁69。
8     〈招觀海牧師就職宣言〉《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大會報告》第十期(1923年11月),頁2。
9     〈為解釋「教會改組」事致各區會公函(1926年4月13日)〉《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大會報告》第二十期(1926年5月),頁43-44。
10   招觀海:〈中國本色基督教會與教會自立〉《真光》第25卷第2期(1926年3月),頁29-34。
11   Information Service, (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 Kwang Tung Divisional Council, 1st May 1927), 1.
12   〈執行委員〉《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概括》(1929年10月10日),頁8。
13   招觀海:〈巴城四十二日拘留記〉《真光雜誌》第29卷第8期(1930年8月15日),頁65-75。
14   〈個人消息〉《廣東協會週刊》第二卷第5期(1933年1月30日),頁4。
15   〈個人消息〉《廣東協會週刊》第二卷第11期至15期合刊(1933年4月10日),頁23。
16   〈大會職員〉《廣東基督教協作會議紀錄》(1934年3月5日至7日),頁9。
17   〈第十五屆年會出席代表芳名〉《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第十五屆年會特號》(不家期刊第十二期)(1940年6月),頁9。
18   〈招觀海博士復職〉《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會刊》廣州版新三十期(1948年9月),頁6。
19   〈本會職員〉《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三十週年紀念會第二十三屆年會專刊》(1948年7月4日至14日),頁59。 20    衛綺婷:〈踐行基督聖訓,傳揚愛國愛教精神的招觀海牧師〉,翁傳鏗主編:《省港基督教先賢》,頁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