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牛集】多「心」連繫

10

謝家盈校長 全完第二小學

現今都市人的生活節奏十分忙碌,每天工作日程都排得密密麻麻;無論是成人或是孩子,大家彼此能夠交流的時間也變得稀罕。

作為老師,不但傳道、授業是我們天職,而為孩子「解惑」也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大家很明白與學生建立緊密關係是十分重要,但每天的教學工作那麼繁重,在有限的時間裡如何能與他們同行、伴著他們成長呢?在我而言,首要便是刻意製造「優質時間」(Quality time),這是最關鍵的第一步,而「聆聽」便是開啓並且進入他們內心世界的鑰匙,與他們心靈連繫,彼此建立信任關係。

過去二十多年的教學日子,我十分享受成為班主任老師,因為我可以爭取不同的時間與班內的孩子們好好相處,而午膳及放學時間往往是我的「黃金檔期」。我習慣每天都會邀請學生單獨來到課室教師桌旁邊與我共膳或是課後邀請幾位同學一起做功課溫習,完成課業後也會與他們下午茶閒聊一番,傾傾心事,「用心」打造這些「優質時間」。這全都是我和學生們珍貴的回憶!直至現在,不少舊生們與我聚舊時,大家也會重溫這些溫馨有趣的片段。

雖然現在的我轉換為校長角色,我仍會精心安排「校長飯局」或「與校長生日約會」時間,與學生們談天說地,把握彼此交流的優質時間。

當大家能夠共處,彼此交流的時候,您「專心」的「聆聽」便成為一個關係建立的催化劑。當學生與您交談時,停下手頭的工作,確保您給予他們完全的專注,保持與他們眼神接觸,展現出您對他們的重視及所談的興趣。有時候,老師不自覺地會在學生還沒有講完之前就插話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提供解決方案。盡量保持「耐心」,等待學生完成他們的陳述,然後再給予適切的回應,微笑點頭或是輕輕的一句:「嗯,明白了。」「喔,原來你有這種感受…」這已很足夠吧!

另外,聆聽的過程帶著「同理心」是必要的!我很喜歡英文其中一句慣用語“Put yourself in someone’s shoes”嘗試著上別人的鞋,意思即是努力嘗試去感受別人當刻的需要或是感覺。當學生向您分享他們的感受或經歷時,努力嘗試去感受,表達共鳴是非常重要的。您可以使用肯定的語言Words of affirmation(如“我明白你的感受”或是 “我好欣賞你勇敢去表達”)或體現出同理心的肢體語言,讓學生感受到您對他們的關心和理解。

非語言信號也不容忽視的。除了言語,還要注意學生的非語言信號,如姿勢、面部表情和身體語言。這些信號可以提供更多關於學生情感狀態,幫助您更深入理解他們內心的需要。老師同時也可以給予一些身體語言(Physical touch)如溫柔地拍拍他們的膊頭,給他們一個溫暖的擁抱;或是與他們擊掌,給他們一個五,也是一個正面的表達! 每個人渴望被人聆聽心事,準備好別人進入內心世界,與自己同行;同時每個人都有做聆聽者的時候,讓我們以心為心,努力嘗試去用心聆聽、以同理心去陪伴我們的孩子,與他們同行,投入當下,讓彼此生命連結起來,一同努力守護並孕育他們的生命。